峇眼亞比,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中部東海岸一個小漁村,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印尼最大產魚區。相傳當年由十八名洪姓華僑來此開埠,據說:其中有一名許氏暹羅女子,合共十九人。之前,因在暹羅管轄通扣埠之思思地方,以捕魚維生,當地土著有密謀驅逐華人之不利舉動,為避禍計,這班人連夜裝載捕魚器具,乘潮逃離其地,經數十日海上漂流,最後來到峇眼亞比,抵達後,始知當時峇眼,乃屬原始樹芭。
峇眼亞比,雖開埠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但由於地理形勢不同,並得益洛江浩瀚怒瀨水勢,海道深而地勢處於三角浪潮沖激,及四面流(即其他海域區廿四小時為流漲期,而峇眼卻十二小時為一流漲期)之助,如逢氣候惡劣,魚蝦多被海風浪濤打進此地避風險。因而,海產特別豐盛,由于歷史的沿革,地理的變遷,河道改流,卻使這塊沿海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久很久以前,這只是一片樹林芭,經年久月深,舊樹死亡而新樹復生,不知過了幾許歲月,地質逐漸堅實從而闢為可供居住之地。記得自我懂事以來,峇眼範圍還相當小,惟民風純樸,多遵守儒家思想,崇尚「成由勤儉敗由奢」之古訓,居民多靠捕魚維生,不論去上區、海口(碼頭港口)、下區沿海一帶,都可見到漁船出海歸航之繁忙景象,此種盛況曾閃耀幾十年,如今已不復見。
昔日陸路交通情況,人們出門,多靠步行,路遠一點者,才有騎坐腳踏車,而當時家中擁有腳踏車者,為數有限,可見當時民間生活並不富裕,婦老由於纏腳,不良於行,才有借助黃包車代步。
習俗方面,喜慶喪事,全由近鄰及親友,熱心義務,代勞襄理,其人情味、鄉土情,十足可嘉。凡志趣相投者,閒暇聚夥,烹茶暢敘談論古今,不亦樂乎。間有善彈琵琶及擅拉胡琴者,則彈唱自娛,怡然自得;入暮時分,孩童各作排排坐唱兒歌,數星星,玩石頭剪刀包,捉迷藏等玩意為其賞心樂事之舉。
照明設備,因電力不足,路燈半明不亮,家中富裕者,才有安裝電流,亦多燈光如豆。當時尚無電唱機,能擁有手搖留聲機者,亦是經濟充裕之大戶人家。
斯地地層,因是陳年枯枝敗葉,腐化後所構成,所以一掘下去皆是棕色之物,當地稱之為芭土;而此種土質非常肥沃,利於種植,所以峇眼水果特別好吃。
自來水因取自地河,色如濃茶;記得有位外來女教職員,見到如此色澤之泉水而不敢沖涼。食水方面全靠天公賜下甘霖,若逢旱季,雨水也是貴而難求,居民多數須為「水」辛苦為「水」忙。若逢大雨成災,真是一片濃茶汪洋。
據堪輿學家言及:峇眼亞比,因屬箕穴,易富易退,華人來此,不像其他民族,賺到了錢就寄回鄉建築故里。可謂大部分華人來到此地,都抱著落地生根,生於斯,長於斯,終於斯之觀念,從而建設發展第二故鄉。
由於港口淤淺逐漸浮升為陸地,龍脈變動,據云,地層蘊藏石油,以致漲力甚強。此地屢蒙祝融光顧,不時發生火災,所以峇眼亞比名稱上再加上一個「亞比」。鎮內上芭十六間和下芭十六間即是當年為賑濟受祝融光顧之貧苦者而建之,至今也歷半個多世紀了。但上芭及下芭二次大火,發生於何年何月何日,大火之嚴重性達至何種程度;為何會各建十六間為賑濟屋,今賑濟屋猶存,但其意義已無法稽考了。
靠海產以經商者,多見一、二十年間之興旺,而最後落魄衰敗於終,可說沒有一家富過代。真有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富人無富種,窮人無窮栽之謂,恰似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一代由興而衰。是否真有風水輪流轉,十年人事一番新之兆。
如今,滄海桑田,當年數千噸級輪船出入之大海,已經脫胎換骨,在荷轄時期建築之四十四梯級之碼頭(荷蘭橋),已被海底浮升之泥土蓋沒只存三梯級,版圖範圍擴展之幅度,增漲不止兩倍,迄今還在繼續擴大中,但增漲之地,土地為海泥土色,與原本之棕色芭土完全不一樣,真是「滄海桑田」信而有徵。
峇眼亞比,在開埠以前,誠如以上所述,只是樹芭一大片,夜間螢火蟲甚多,遠遠望之,如火光輝耀。後賴先賢披荊斬棘,慘淡經營,始有今日之縣鎮。我們應該感謝付出代價之前人,沒有他們辛勤開拓,哪有我們容身之地,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啊!
由於首任翁君喻僑領,及次任黃熙雲僑領,都是福建金門人氏,以及開埠者洪姓諸君,全屬福建同安人氏。遂各自與家鄉親友,互通音信,知悉此地海產豐富,進而陸續結伴南來。尤其在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中國,沿海失陷,書信難通,款項無法匯寄,真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之慨。此時,在中國依賴匯款度生之婦幼,不得不繞山越海,扶老攜幼,千里迢迢冒險南渡,投靠丈夫或親友。於是人數激增,所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他們千里投荒,慶幸聚居一處,均能發揚守望相助之精神。俗云:樹大了,什麼鳥都有。因而,廣東、海南、潮州、福州,什麼省份的人:有的經馬六甲、怡保、檳榔嶼、新加坡等處都來到此地。歷經重重災難困苦,乃是磨練出團結友愛的最好考驗。此間海南人多合營咖啡店,潮州人排攤賣炒粿條,福建人多操麵食生意,可說中國式的絕招,三把刀(菜刀、剃刀、剪刀)走天下盡出,客家人開裁縫店,上海福州人開理髮店及洗染店,有的屈就拉黃包車;其他各省各縣之人士,也多靠食攤、煎炒、點心或當苦力維生。當時的各式糕點、燒賣、薄餅、大包、風味可口,至今回憶,乃然口齒生津,但如此手藝,今已失傳了。
在日本南侵時期,港口封鎖,交通受阻,各種貨物短缺,營養失調,醫療設備之差,已難於形容了,人之死亡率高漲,連產婦都由唐山亞嬸接生,病痛只好採生草煎服,眼疾嚴重致盲眼及生瘡特別多。
戰後彭九騫曾編寫:卅六目,及鴉片歌歌曲,風行一時。當時僑胞相當關心國事,賣報人萬清河因時常喊賣號外新聞,竟成為家喻戶曉人物。
日本野蠻行為,強徵勞役,前往北干峇魯各地修橋造路,埠中糧食煙酒分配,實行統制政策,由於執法甚嚴,並無盜竊之擾,治安尚稱安定。據云:當時已開好數十處防空壕,準備公審抗日份子,以便實行如新加坡那樣的大屠殺——活埋。幸而,善惡到頭終有報,日本戰敗投降,峇眼人福厚,僥倖逃過此劫數。
日本投降後,峇眼治安處於真空狀態。當時,家族會、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林立;當時有識之士,提議組織華僑總會,使各家族會、社團,有統一宗旨,才是社會福祉。以是,華僑總會順理成章的產生了,由敦煌、高陽、穎川、江夏、西河、弘農、敖東、隴西、盧山、箱山、古城、濟陽、滎陽、汾陽、延陵、太原、鉅鹿、松山等十八家族會及各社團,如和平信義,同舟共濟,精神團結,義同社、中民社、靜修軒、閩南國樂社、福建永定客屬公會(即露天大鑼鼓隊)、鶴鳴樓歌劇團、中華音樂社(西樂)、韓江公會、晉江會館、南安會館、瓊崖同鄉會、金蘭以及振源漁業公會等,各派代表,共商扶持埠中秩序,分任理監事。並設立商業部、組織華警、負責治安,興辦學府、養老院、孤兒院、痳瘋病院、義山、寺廟等等,並出版每日電訊日報,以使訊息並遍流通。寺廟較有代表性者應推永福宮(即大伯公宮),位於埠中市區,建於楊明山甲政執政期間,當時建材全由中國運來上等杉木、建築師、堪輿家均聘自中國,擴建後成為大宮廟;原為紀念當年隨洪姓諸君來眼開埠指點迷津之紀府王爺,故每年逢農曆五月十六日十七日紀王千秋穀旦,各家殺豬宰羊大事拜拜,並公演戲劇連月酬神,答謝神恩,外地各埠商翁善信,均承機會來禮佛酬神,並創商機,真是遊人如鯽,十分熱鬧。
當時學府,首推由前身競存學校及民德學校合併之中華公學,設備最為完善,各種運動項目,當今世運所舉辦者,件件皆有;教員均聘自國內外大學師資。每逢節日,舉辦遊藝義演晚會及工藝品點心義賣助學,務求辦好教育,社會熱心人士,都共襄盛舉。另有徵收糖、油、米、金銀紙、香燭及運輸費,以供維持社會治安慈善部門種種費用。
當時船隻出入自由,魚產量豐富,特產有蝦煎、絲町、薄片、鳳尾魚、蚌、螃蟹、蝦、黃魚、石首魚、叻魚、鰣魚、刺殼魚、鯽魚、大白鯧等,味道之殊佳,非其他海港產品所能比及。陸地轄屬:龜務、山頂一帶;橡膠收成良好,有洛江橡膠加工廠,出口往星洲,價格不斐。海港轄地如:四角芭、汫水港、大芭、草焦芭、大港、利巴咸等地,都是海產盛產區域。
戰後交通,四通八達,尚無國界限制。原料購採方便,生意樣樣好做,船隻川行不息,人們出入自由,但也帶來不良後果,煙賭盛行。那時有真空祖師教,為一般社會名流士子創辦之修身養性場所,有前壇及後壇之分,前壇多為商界名流聚集處;佔地達萬平方,四周植樹,空氣涼爽,專以物理治療神經病及為癮君子戒毒,效果卓著。
點心食攤生意,日夜輪流經營,樣樣皆通,行行都有,可謂真正之不夜天,是峇眼各行業之黃金時期。
若干貧苦之家,孩童並無法上學堂,多至咖啡店、飲食攤幫忙當童工,以度生計,酬勞甚微。當時娛樂戲班,多由星洲組團來獻演梨園劇,戲院乃為婦女老幼最佳娛樂消閒之場所。華人家庭中,因受故國傳統佛教影響,有輪迴報應之觀念,老年人較有福氣,在孝道禮教下,一般有子女在家照顧,年邁雙親讓子孫圍繞膝下,含飴弄孫,以享天倫之樂,而現今,西方式的老年,就沒有這份福氣了。
0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